悠泳 中国游泳网 最火的游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生意不好做?先把品牌基础打好澳门犀利微杂志 SILLYNANOMAG高级鱼胶新西兰深海鳕鱼花胶滋补佳品优购新西兰-100%正品直邮在悠泳投放广告,最高性价比
定制两眼不同度数的高清近视泳镜抢!意大利泳衣泳裤全部半价清货DIANA世界小姐泳衣2折起清货,售完即止!优购新西兰奶粉,澳新直邮最放心结业清仓购物满¥350减¥50
查看: 3280|回复: 23

[资料] 仰泳 暫存...發錯版塊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7 02: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偶噴嚏 于 2018-4-13 08:42 编辑

呃…發錯版了@@請sara版主幫忙轉發到仰泳版,感謝
_20180411_065455.JPG

2018新目標補全游泳技術指南仰泳部分 ,有空就打一點 ,補完之後再慢慢編輯補圖 不过有很大可能會富坚


1.前言
2.划水路線
3.臂部動作
    a1.直臂入水後第一次下划
    a2.第一次上划
    a3.第二次下划
    a4.第二次上划
    a5.出水、移臂和入水

    b.兩臂動作的配合
    c.仰泳技術的分類
       從抓水動作的深淺上分類
       從外划動作的寬度上分類

4. 打腿
    上打
    下打
    腿部動作的推進力
    打腿對穩定身體姿勢的作用
    海豚泳打腿

5. 臂、腿動作的配合
6. 身體姿勢和呼吸
    身體姿勢
    身體的水平姿勢
    身體的左右擺動
    身體的轉(滾)動
    呼吸

7.划速與游速分析
    游速曲線的分類
    雙峰速度曲線
    單峰速度曲線

8.仰泳易犯錯誤
    臂部動作錯誤
       第一次下划時易犯錯誤
       第一次上划時易犯錯誤
       第二次下划易犯錯誤
       第二次上划易犯錯誤
       出水、空中移臂與入水時
                           易犯錯誤

    打腿動作易犯錯誤
    身體姿勢易犯錯誤
        頭過高
        過分屈腰
        後仰頭游進

9.仰泳技術練習
    划水動作練習
       划水路線練習
       前段划水動作練習
       中段划水動作練習
       後段划水動作練習

    划水轉換練習
    單臂游練習
    側臥交替划水練習
    半側臥划水練習
    划水結束動作練習
    第二次上划練習
    一手握拳游練習

10.空中移臂練習
    停頓練習
    雙臂仰泳
    內、外移臂練習
    貼進水線游練習

11.打腿與糾正身體姿勢的練習
    側臥打腿
    仰臥打腿
     一臂上伸打腿
    扶板打水
    頂海綿塊練習
    海豚泳打腿
    25、50與75米潛泳衝刺
    海豚泳打腿與上下交替打腿
                            相結合的練習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偶噴嚏 于 2023-3-23 02:22 编辑

1.前言
2.划水路線
3.臂部動作

                 a1.直臂入水後第一次下划               a2.第一次上划                       a3.第二次下划            
                 a4.第二次上划                               a5.出水、移臂和入水

                 b.兩臂動作的配合 :                                          c.仰泳技術的分類 :
                  一臂結束第二次向下划時,                                 從抓水動作的深淺上分類
                  另一臂應處於入水階段。                                  從外划動作的寬度上分類
4. 打腿
               上打                                                  下打                                腿部動作的推進力
               打腿對穩定身體姿勢的作用                  海豚泳打腿

5. 臂、腿動作的配合
6. 身體姿勢和呼吸

                                  身體姿勢                        身體的水平姿勢                 身體的左右擺動
                                  身體的轉(滾)動               呼吸
7.划速與游速分析
                                  游速曲線的分類              雙峰速度曲線                     單峰速度曲線
8.仰泳易犯錯誤
                        臂部動作錯誤 :
                        第一次下划時易犯錯誤                 第一次上划時易犯錯誤                     第二次下划易犯錯誤
                        第二次上划易犯錯誤                    出水、空中移臂與入水時易犯錯誤
                          
                        打腿動作易犯錯誤 :
                        蹬水                                           下打過深                                        踝關節欠靈活,
                                                                                                                              打水速度不快
                        身體姿勢易犯錯誤 :
                        頭過高                                        過分屈腰                                        後仰頭游進
9.仰泳技術練習
   划水動作練習 :
                        划水路線練習                              前段划水動作練習                           中段划水動作練習
                        後段划水動作練習                        划水轉換練習                                 單臂游練習
                        側臥交替划水練習                        半側臥划水練習                              划水結束動作練習
                        第二次上划練習                           一手握拳游練習
   空中移臂練習 :
                        停頓練習                                     雙臂仰泳                                       內、外移臂練習                    
                        貼進水線游練習

   打腿與糾正身體姿勢的練習 :
                        側臥打腿                                     仰臥打腿                                       一臂上伸打腿
                        扶板打水                                     頂海綿塊練習                                 海豚泳打腿
                        25、50與75米潛泳衝刺                 海豚泳打腿與上下交替打腿相結合的練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7 06:24:38 移动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臂部動作

本帖最后由 偶噴嚏 于 2018-4-13 08:43 编辑

臂部動作
_20180410_205700.JPG _20180410_210606.JPG _20180410_210726.JPG
巴倫仰泳水下划臂連續動作側視圖如圖4,仰視圖如圖5。

直臂入水後第一次下划
右臂第一次下划側視圖如圖4,a~b。巴倫左臂第一次下划如圖5,a~c。

GifMeme17075107042018.gif
巴倫手掌在肩前直臂入水。
GifMeme18135507042018.gif
入水時,掌心外轉,入水後,手掌向側,外下伸,然後手掌後轉對水,做抓水動作。

GifMeme02450309042018.gif
此時,手掌接近該次下划的最深點和最寬點,右手抓水動作如圖4,b,圖5,c和j也清晰的反應出臂的抓水動作。

抓水動作完成時,手掌大致在水下45~60厘米處,此時,手掌大致在肩側60厘米處(施萊豪夫,1988)。

GifMeme02593209042018.gif
入水時掌心外轉的手掌逐漸下轉,抓水動作完成時,掌心向後下方。

GifMeme17223507042018.gif
第一次下划過程中應該逐漸屈肘,以便抓水動作完成時,臂部能向後對水。
第一次下划時,屈臂30~40度,抓水動作完成時,屈肘140~150度,此時,手掌與前臂成直線。

手掌入水動作很快,但在第一次下划過程中,手掌移動速度漸緩,成抓水動作時,手掌幾乎只隨身體前移。

GifMeme02544709042018.gif
第一次下划不產生推力。這次下划主要目的是使臂部進入發力位置。
此外,另一臂空中移臂時,這次下划有助於穩定頭,肩部姿勢。

但不管目的如何,都無需多大用力。因此,這次下划類似自然伸臂動作。

與其他泳式一樣,第一次下划易出現的錯誤是手臂入水後立刻後划,應提醒運動員,抓水動作完成之前不應用力划水。此時加大外下划水的力量只能加大游進阻力,影響游進速度。


第一次上划
巴倫該階段水下划水動作如圖4,b~d,以及圖5,c、d,j和k。

GifMeme18491507042018.gif
此階段開始於抓水動作完成之後,這是水下划水動作推力產生的第一階段。

抓水動作之後,手掌以弧形路線向後上划水。

GifMeme19022107042018.gif
在划水的該階段,繼續屈肘。第一次上划過程中,屈肘幅度在50~60度之間,也就是說,第一次上划動作結束時,屈肘角度在90~100度之間。

GifMeme18581407042018.gif
第一次上划過程中, 掌心由下轉為向上(圖4,d和圖5,l),這次上划動作完成時,掌心面對内上。

掌心轉向過程應該是漸進的,以便在第一次上划的各階段,手掌保持最佳的攻角。

GifMeme03152609042018.gif
掌心上轉前不應有拖肘動作,否則影響划水效果,掌心應在圖4,c處,由向下轉為向上。

一些運動員上划路線較短,也有些選手上划路線較長。這次上划路線的長短可能與初學仰泳時教練的教法有關,也可能與有些選手更偏重曲線划水有關。

GifMeme18534407042018.gif
在這一整個划水階段,手掌與前臂應該保持直線,並應逐漸加速划水。

_20180410_211220.JPG
第一次上划推進力產生方式如圖6。
隨著運動員手臂開始後上划動,大拇指開始領先划水。此時手掌划水產生的水流用黑箭頭表示,這個水流與手掌划水方向相反-----向前下方流動。斜上滑動的手掌使水流短時轉向後流,水流後流的同時,會產生等量的反作用力,推進運動員身體向前游進。

此時如你處於運動員的前下方,會發現仰泳第一次上划與爬泳內划動作十分相似。

此時這兩種泳式推力產生方式大致相同。這一時刻這兩種泳式都處於划水動作的中間部分,都在進行內上划水。

出於人們共知的原因,仰泳選手此時手掌不能在身體下方划水。這時仰泳選手手掌對水方向偏後,這與爬泳動作也相似,即都偏向向後滑水。


第二次下划
第二次下划動作如圖4,e~g,左臂下划動作如圖5,d~g,右臂下划動作如圖5, k~m。

第一次上划結束,開始第二次下划。

GifMeme04163209042018.gif
當手心上划至頂點之後,開始後下划水,直至划到腿部下方,臂完全伸直為止,這次划水動作結束時,手掌大致在水下30厘米處(圖4,g)。

GifMeme04065809042018.gif
在划水的這一階段,一些運動員的手掌向腿部划水。然而我認為,划水的這一階段直接後划,或略向側外划水更好。

從圖5,f、g、 l和m可清楚的看到第二次下划階段的外後方向的划水動作。值得注意的是, 巴倫這次划水動作結束時,兩手外划寬度比髖的寬度寬得多。

第二次下划的外划動作,有利於運動員發揮前臂划水優勢,同時有助於手掌在第二次上划階段,產生推進作用,在本章的後一部分,將更詳細的討論這些問題。

GifMeme04015409042018.gif
第一次上划結束時,掌心面向內上,第二次下划時,掌心應轉向外下。這次下划結束時,掌心向下,面向池底。

在整個第二次下划過程中,指尖應側指。此時手指不應上轉。70年代,人們已熟知這一點。

水下攝影表示大多數世界級仰泳選手此刻手指側指,其原因在於後下划水時,手指側向便於手掌與前臂形成的攻角使力更有效的向後傳遞。

在轉向第二次下划時,手掌的划速應減速,然後加速完成第二次下划。

_20180410_211308.JPG
第二次下划推力產生的方式如圖7。
這次下划時,應小指側領先向外下划水。此時手掌和前臂前的水流向上,向其划動的反方向流動。

粗箭頭顯示運動員手掌保持怎樣的向下傾角,才能使從小指流向大拇指的水流向後流動,產生向前的推力。這次下划產生的反作用力有助於加快游進速度。


第二次上划
第二次下划接近結束時,進入產生推力的最後一個階段。 巴倫該階段右臂動作如圖4, g~h,左臂動作如圖4,l 。


第二次下划一結束。手掌開始向後上,向水面划水。當手掌划至大腿下方時,第二次上划動作結束。

划水動作的這一階段,應直臂划水。

此時手掌對水方向極為重要。
要運用這一階段產生的推力,運動員應伸腕,掌心向後上,手指指向池底划水。

右手該階段動作如圖4,h,左手如圖4,l。
這-動作與爬泳和蝶泳上划動作相似,當然,仰泳時運動員身體是仰臥的。

從第二次下划算轉為第二次上划時,划速減慢,然後急劇加速,直至第二次上划動作結束。

_20180410_211444.JPG
圖8表示第二次上划时手掌的划水動作和水流方向。手掌內上划水時,腕部應領先於手指划水,水流相對手掌向下流動。當運動員伸腕划水時,圖中粗箭頭表示水流通過手掌向後流動。


第二次上划時,前臂更早介入後推動作。從圖8可看出,至少在這次上划的開始部分,前臂也向後划動。


第二次上划時,肘部應盡量伸直,這有利於前臂更長時間保持划水動作的最佳攻角。

許多優秀仰泳運動員伸肘能力極佳的原因即在於此。

划水動作較寬的運動員第二次上划產生的推力更大。寬划水的運動員上划的同時内划。如此划水產生較大推力的原因我們下面將詳細討論。


出水、移臂和入水
_20180410_211820.JPG
出水和移臂動作如圖5,m、n,水上俯視圖如圖9。
當手划至大腿下部時,不再產生推力,手掌開始有向前的動作,進入出水階段。此時,掌心應轉向大腿, 這樣可以減少出水動作截面,減少出水動作阻力。


大拇指應先出水,不應像有些專家所說的,小拇指先出水。


出水時,手臂移動速度明顯減慢,臂、手上轉出水動作主要靠身體轉動動作完成。



提肩動作也有利於同側手臂的出水動作。

GifMeme06433711042018.gif
臂出水後,經空中移臂直至入水。
移臂時,手臂經頭上,應高伸完成。手臂過低,側擺是錯誤的。

頭上高伸移臂可避免下體側擺。
移臂開始時,手掌向內,手掌移至頭上時,掌心外轉,並開始向下做入水動作(圖9,e~g)。

手掌應在同側肩前入水(圖9,h)。

移臂動作既要快速,又要從容不迫地進行。移臂時,臂、手應盡量放鬆,以便使其在兩次划水之間得以休息。

仰泳時應直臂移臂,在入水前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上臂與前臂會出現擋水動作。這會產生很大阻力,也是難免的。


然而,移臂時肩部盡量提高可減少因臂部前移而產生的阻力。通過身體的轉動,便於肩部的提高。


身體一側下轉,另一側肩部出水,可使該側手臂較長時間在水面上做移臂動作(圖9,d~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划水轉換練習
將上述三個練習組成一個練習, 有助於運動員將各個單個練習組成一個完整划水動作練習。
該練習可作為仰泳基本動作練習之一。

在練習過程中, 雙手不出水, 在水下進行划水練習, 兩腿間夾板, 以保持身體姿勢的穩定。
這一練習由前划開始, 並連續作前, 中, 後段划水動作, 水下移臂至前划姿勢後, 再開始下一週期的划水練習。

兩臂可交替, 也可同時做這一練習。

單臂游練習
進行這一練習時, 運動員一臂划水, 另一臂在體側。
這是臂部動作的一種很好練習方法, 其原因是可集中注意力於一臂的動作。

這一練習也有助於運動員掌握身體的合理轉動動作。
進行這一練習時當一臂入水後, 運動員上體應向該臂方向轉動, 直至對側肩部全部露出水面之後, 轉動停止。
在第二次下划和第二次上划時, 上體開始向對側轉動, 直至划水臂一側的肩部也全部露出水面。

可以划手的形式, 也可以配合游的形式做這一個練習。

側臥交替划水練習

=========================修改暫停於此,剩下來日再戰

該練習有助於運動員合理掌握抓水動作 運動員邊有身體邊左右轉動同時兩臂輪流滑水在整個練習過程中雙B不出水練習開始上底右轉右臂水下潛深左手臂後生 然後右手臂外下滑動當有抓水感覺時開始做划水動作 第一次上華時尚題保持右轉知識進行後兩個階段滑水時尚體開始相對策轉動同時另一手臂水下潛深然後左手臂做同樣划水動作身體再度相對策轉動如此交替進行滑水練習 可以滑手臂和大腿動作配合形式作該練習 半側握滑水練習 該練習有助於運動員掌握說下滑的動作的第一次上華技術 運動員水中測我的手臂前伸另一手臂後生類似前一練習的水中華行知識然後前手臂向外下做抓水動作後在向水面上滑 這一動作女上衣練習划水動作十分相像當樂手掌滑至水面時水下向前移動手臂呈現開始知識準備做下一滑手臂練習 應該連續進行練習當一首比坐落感之後身體轉向另一側左另一手臂的滑水練習 划水結束動作練習 該練習的目的在於改進水下的第二次下滑和第二次上滑技術 運動員養握雙手臂在停車如前兩個練習一樣在水中做一動手臂動作手臂向外上滑動然後類似第二次下滑和第二次上滑動作一樣坐向下載向上的划水動作兩手臂可交替或同時做這一練習 第二次上華練習 水中養握雙手臂水中體側身子像第二次上滑動作一樣右手掌向內上滑水然後返回開始知識並反覆做返回版块該練習兩手可同時也可結合身體的轉動動作輪流做這一練習 射手和全遊練習著滑水手臂和全油有助於世華水手臂進行更有效的划水 空中移動手臂練習 停頓戀習仰式游泳正常遊靜當每次和若干 次數移動手臂動作手掌一至最高點是 移動手臂動作暫停同時手掌心由向內 轉向外側在完成移動手臂動作運動員應該全神貫注首長在肩部上方的停頓動座椅方便手掌能在最合適的時間做外轉動作該練習的目的是讓運動員掌握在垂直面移動手臂和正確的入水動作 雙臂仰泳 對於入水點過份靠內的選手可安排他們做這一練習該練習方法就是雙手臂同時做仰泳划水動作如此滑水就不再會出現 右手掌入水點過份靠內的毛病因此該練習有助於運動員體會手掌在肩前入水的感覺得意練習也有助於運動員體會是個滑水階段的感覺 內外移動手臂練習 應該讓有測的移動手臂缺點的運動員做這一練習這類運動員在移動手臂的開始階段首長過於靠外而在移動手臂的最後階段首長過於考內進行這一練習時應要求運動員在移動手臂的開始階段首長靠那上方移動手臂在移動手臂的最後階段當手移過頭上方時靠外 移動手臂然後向下作入水動作 接近水線遊練習 該練習同樣有助於運動員掌握在垂直面做移動手臂動作進行該練習時運動員肩部貼近水線游進將強迫運動員在垂直面做移動手臂動作 因為右手臂出水時如出現側擺動作將受到水線的阻擋運動員應該沿一條水線往返游泳衣變糾正左右手臂的錯誤動作 打腿和糾正身體姿勢的練習 側臥打腿 一手比乾身衣手臂在其側的側和打腿練習室改進打腿技術修正身體一滾動動作的好方法進行這一練習時身體因向前伸手臂的方向錯誤如圖34每做6吧10和11次打腿後再改變策和方向 仰臥打腿該練習有助於提高腿部內壢何力量也有助於身體保持水平支是雙手臂可放置於體側也可向前延伸作詞練習雙手臂至於體測打腿交易掌握楊詠初學者和打腿能力較差的選手歌採用這種方式做打腿練習如果運動員通過打腿練習改進轉動肩膀動作及改進身體姿勢時間也可採用雙手臂至於體側的打腿練習 雙手臂前身打腿難度較大然而這一練習更有利於身體保持水平支是對哪些呈現做資打水的選手來說一處更大 進行這一練習時雙手臂應水下向前伸展兩手臂上下重疊 一臂上伸打腿練習 射手臂肩膀向上上舉策和打腿另一手臂在水中體測前身上體向該手臂方向側轉作一定次數打腿之後上的改變策轉方向這是增進腿不耐力加強大腿力量的一個很好的練習因為要通過用力打腿支持上舉臂的重量 扶板打水 有蹬腿打水毛病的運動員可做這一練習打腿練習時雙手在腿上扶著板子板縱放 如果有鄧腿打腿毛病打水時腿和膝部會碰板下方板會上校 腿部動作正確則不會出現這種狀況該練習如圖35 頂海綿會練習該練習有助於游泳前進時頭部保持穩定之是游泳前進食在額頭上放一小塊海綿要求海綿塊狀不得掉入水中沒有海綿塊狀可用其他物件替代蛋不宜用入水就成的物品做器代品 海豚泳打腿比賽中採用海豚泳打腿的運動員需掌握正確的技術訓練時盡量做到每次等邊後潛水游泳池無米之後再出水 仰式游泳打腿練習時穿插座幾次海豚式打腿也是改進潛水游泳仰式游泳技術的好方法 25 50和75米潛水游泳衝刺按下述方法進行充式游泳練習室培養運動員潛水游泳能力的好方法也可以帶腳蹼做這一練習可採用時12乘以25米6 8乘以50米-34乘以75米衝刺練習 美遊玩一次休息1分鐘以便運動員得以充分休息並提高質量完成練習海豚泳打腿與上下交替打腿互相結合的練習每趟前15米海豚泳打腿出水後採用上下交替打腿游泳致詞端但不要求所有練習都如此訓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7 03: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偶噴嚏 于 2018-4-11 23:12 编辑


仰泳
_20180411_065525.JPG
現代仰泳技術是從反蛙泳技術演進來的 。

當時运動員們發現,雙臂水上輪流向前移動雙臂既符合規則要求, 又可加快游速。

仰泳兩腿上下打水動作也源於蛙泳腿部動作。与蛙泳蹬夾腿動作相比,雙腿上下打水動作遊速快得多 。

三、五十年代 ,仰泳運動員基本繼承了著名選手基福採用過的技術。基福划水時兩手在體側 ,貼近水面直臂划水 ,移臂時,直臂側擺前移。

六十年代 ,仰泳技術發生重大變化。
專家們分析水下技術影片發現當時最傑出的仰泳選手都採用S型划水路線。
開始採用曲肘划水, 划水結束時,過渡到直臂划水。 移臂動作一反側擺移臂 ,改採用直臂頭上前移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7 03:40:45 移动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偶噴嚏 于 2018-4-11 23:13 编辑

bacc.jpg
目前除身體臥水姿勢不同之外, 仰泳與爬泳技術已十分接近, 仰泳時, 雙臂輪流划水, 每臂各划水一次,打腿6次。

與爬泳臂部動作不同的是仰泳划臂動作有三個推進力階段。

當前仰泳技術上的一個革新是採用了海豚泳(潛泳)打腿技術。
許多運動員藉助潛海豚泳打腿技術提高游泳速度。目前比賽規則允許運動員出發和每次轉身後在水下採用潛泳打腿技術游進15米。

目前,尚沒有一種理論能證實潛水仰泳肯定比水面仰泳游得快。 但一些採用潛水仰泳技術的選手確實比在水面游进的人游得快。

目前尚沒有完全搞清楚潛水仰泳游速較快的原因,暫時只能歸因於潛泳時阻力較小,身體在水下一定深度游進不易產生波浪阻力。

競賽規則允許海豚泳打腿技術掌握較好的運動員比賽全程都進行海豚泳打腿。然而海豚泳打腿技術差的選手比賽中採用海豚用打腿则不會得到益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7 04: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划水路線

本帖最后由 偶噴嚏 于 2018-4-11 23:47 编辑

划水路線
游泳教程: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图解动画8.gif 游泳教程: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图解动画7.gif 游泳教程: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图解动画9.gif


與其他泳式選手相比,仰泳選手划水路線形式繁多。仰泳最有效的一種划水動作路線側視, 前視,仰視圖如圖1。
_20180410_203732.JPG


GifMeme20251110042018.gif
仰泳水下划水動作可分下述四個階段, 即第一次下划,第一次上划,第二次下划,第二次上划階段。
GifMeme04275709042018.gif
第二次上划之後進入出水和空中移臂階段。

從圖1中可以看出,1、2點之間是第一次下划。
第一次上划進入臂划水動作的第一次推力階段, 這次上划在2、3點之間。
第二次下划和第二次上划是產生推力的另兩個階段 這兩個划水階段分別處於3、4點間和4、5點間。
5、6點間是臂動作的出水階段。

圖1中的划水路線有兩處引人注目,其一是第二次下划的划水深度。
教練員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屈臂划水動作時, 往往認為他們的學生在划水的這一階段,手掌向後推水至臀部。
然而依據世界優秀運動員水下划水動作影片製作的划水路線圖表明, 世界最優秀的仰泳運動員此時手掌在水下很深處作划水動作(利德基,1986)。

另一引人注目之處是第二次上划動作含有一段產生推力的階段。
傳統上,人們認為第二次上划是空中移臂的開始,然而對1984年美國奧林匹克游泳隊隊員推力測試表明, 一些選手在划水動作的該階段也產生推力(利德基,1986;馬格利索等1987)。
_20180410_204736.JPG
圖2是米切爾手臂進行第二次上划時獲得的推力數據。 垂直軸表示她右臂在划水過程中產生的推力。
該圖與前兩章的圖略有差異, 前兩章圖的垂直軸反應的是前進速度,不是推力。
圖2介紹的是米切爾穫得的推力。然而推力曲線應與前進速度曲線相重合。 我們採用施萊豪夫1984年介紹的測定游泳運動員手掌與前臂推力的方式進行測量。為便於參考,我們在座標圖上方繪出仰泳臂划水路線的側視圖。
划水路線上的第4、5點間的第二次上划動作我們用虛線表示。在推力示意圖上,該階段的推力用淺色圖表示。該圖是根據米切爾參加200米比賽影片製作的。
從圖2上可以看到,4、5點前推力開始加大,至5點處推力達到頂峰。這一事實說明,第二次上划同樣產生推力。

_20180410_204901.JPG
圖3同樣表明划臂動作的這一階段產生推力。該圖反應另一位世界級仰泳選手萬沙羅手掌與前臂產生的推力值。 與1984年美國奧林匹克隊其他仰泳選手相比,萬沙羅第二次上划動作獲得的推力最大(利德基,1986)。該圖淺色區反應萬沙羅在第二次上划階段產生的推力過程。此時,萬沙羅手掌在向後上划水。

圖3上的划水路線並非是最好的仰泳划水路線。該圖僅表明第二次上划可產生推力。圖2上的米切爾的划水路線可能更有效。米切爾充分地利用第一次上划和第二次下划動作,從划水動作的這兩個階段獲得更大的推力。

儘管如此,運動員仍應盡量做好第二次上划動作已盡量獲得更大的推力,況且,這一划水動作不見得對第一次上划和第二次下划動作有很大影響。

雖說許多選手不了解第二次上划有推進作用,但他們為獲得更大的推力,無意之中也會將第二次上划動作做得十分完美。

因此,我們建議水感好的選手為獲得更大的推力,應注意改進第二次上划動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01: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偶噴嚏 于 2018-4-11 13:03 编辑

兩臂動作的配合

兩臂動作配合仰視圖如圖5,兩臂動作的配合類似風車兩翼葉片的轉動。


一臂結束第二次向下划時,另一臂應處於入水階段(此階段動作如圖5,g和m)。


一臂進行第一次下划時,另一臂在第二次上划,所以一臂入水下划抓水時身體仍保持推力(圖片5,a、b左臂在下划,h、 i右臂在下划)。

仰泳技術的分類
如前面所述,與其他泳式運動員相比,仰泳運動員臂部動作彼此之間有很大差異。
總的來說,可以從抓水深淺上來進行分類,也可以從臂划水動作的寬窄上進行分類。

從抓水動作的深淺上分類
巴倫採用淺抓水技術,從4、5,和圖5,c上可清晰看清他抓水的深度。

_20180410_221909.JPG
圖10上的選手採用深抓水技術。從該圖上可看清他手的位置比巴倫深得多,而且手的位置更貼近身體中線。

淺抓水時,由於開始第一次上划時手的位置較淺,所以上划路線較短。

_20180410_222013.JPG _20180410_222212.JPG
圖11、12是安德魯斯划水路線的前視圖和側圖。圖11表明安德魯斯第一次下划偏重側划,不偏重下划。1、2點間的虛線表示這次划水動作。從抓水動作的完成點2,到第一次上划的頂點3表明,安德魯斯上划起伏不大,在圖12上這點看得更清楚。

採用淺抓水技術的運動員往往通過加長後划動作補償第一次上划路線的短淺。圖12上的2、3點間的虛線,表示安德魯斯的第一次上划動作。應該指出的是,她第二次上划沒有推力。第二次下划後,他手掌馬上向上,開始出水動作。

採用淺抓水技術的運動員手掌側划寬度在65至75厘米之間,划水深度較淺,大致在50至60厘米之間。
而採用深抓水技術的運動員,一般外划寬度在60厘米左右,下划深度在60至70厘米之間。

從理論上講,深抓水之後進行較長路線的第一次上划更有效,這有助於在較長的划水過程中始終獲得推力。然而並不是所有運動員都能有效的做出這種上划動作。肩部較硬的運動員第一次下划試圖做深抓水動作時,往往靠身體的滾動動作。此外如果他們划水動作不對,往往造成上划距離過長的毛病,這類划水方式只產生較小,或根本不產生推力。

運動員應對抓水深度進行反覆試驗,從且找出適合自己的抓水方法。對大多數運動員而言,抓水深度適中的技術可能是最好的技術。

從外划動作的寬窄上分類
寬、窄划水取決於第二次下划方式。

_20180410_222543.JPG
圖13,a是在划水動作的前視圖。該圖是右臂內下划水路線,3、4點間的虛線表示這一階段動作。值得注意的是該圖上找不到第二次上划階段。採用窄划水技術的運動員進行第二次下划時,手掌向身體方向划動,無法做出第二次上划動作,因此不能從這次上划動作中獲得推力。

圖片13,b是寬滑水動作的前視圖。3、4點間的虛線表示手部向外下划水的第二次下划動作。運動員可利用第二次上划產生的推力。

如前所述,傳統上人們教運動員採用窄划水技術。因為人們認為隨著第二次下划的結束,划水的推進力階段結束了。因此人們讓運動員向大腿方向划水,以便做移手臂動作。現在我們認識到當臂向上,向水面划動時,可獲得更大的推力。利用第二次上划產生推力的運動員傾向採用寬划水技術的原因即在於此。

手掌向外下划水的第二個優點是手掌和前臂的姿勢有助於獲得更大的推力。

_20180410_222711.JPG
圖14可看清這一點。這兩張圖片是運動員遊進的俯視圖。圖14,a上的運動員手臂在向內下划水,即向箭頭所示方向划水。因此,朝體側方向的划水動作會浪費掉一部份推力。作為比較,如圖14,b,這位選手在第二次下划階段手掌向外後划水。他的前臂幾乎直接在向後划,從而可獲得更大的推力。

前已指出,採用寬划水技術的運動員一般在第二次上划時可獲得推力,即便運動員本人沒意識到這一點。目前對寬划水的優點尚缺乏科學數據加以證明,但有些理論推理有可取之處。最簡單的推理就是与兩個推力階段相比,三個推力階段獲得的總推力肯定要大一些。再一個推理就是如果第二次上划產生推力,那麼一次划臂結束至另一次划臂開始間的游速下降程度會縮小。
一般說來,一臂結束第二次下划前,另一臂剛開始做入水動作。該臂向下做抓水動作時一般無推力產生。這段時間大約持續0.1秒。
如果第二次上划時不產生推力,游速會減慢。然而如此時第二次上划產生了推力,有助於保持游速。因而,可將一臂推力消失,另一臂開始產生推力之間的間歇時間縮短至0.03至0.05秒之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2: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偶噴嚏 于 2018-4-14 13:01 编辑

打腿
GifMeme07303910042018.gif
仰泳與爬泳打腿動作類似。仰泳腿部動作分上打與下打動作。上打可能產生推力,下打不產生推力。打腿動作如圖15。

_20180411_120917.JPG


上打

一腿打過臀下時,開始上打。此時屈髖,大腿開始向上,小腿與腳掌放鬆,下壓的水流使腿部呈屈膝狀。足背上的水流內下壓腳掌,使足內轉並呈蹠屈狀態。小腿和足部的這姿勢是如圖15,a。

大腿向上(圖15,b)超過臀線之後,快速伸膝,斜向水面踢水,踢至水面下腿部完全伸直(圖15,c)。上打最後的屈足動作可產生少量的推力。完美的上打動作腳趾應踢出水面。

仰泳腿部的上打相當於爬泳腿部的下打動作。但仰泳開始上打前的屈膝角度較大(約大10°)。這是因為運動員仰臥時腿部可在不增大阻力的情況下做更大的屈膝動作。如果爬泳腿部動作下打前屈膝角度與仰泳上打前一樣,小腿就會打出水面。

下打

下打類似上打結束後的反彈動作。右腿下打動作如圖15。
小腿與腳掌向水面上打的同時,同側大腿開始斜下移動。上打一旦完成,略伸髖使腿下移,進行下打。腿過身體下線時,開始下一次上打。
在整個下打過程中(圖15,a、b),腿部伸直,踝關節介於屈伸之間的自然狀態。腿部和足部的這種姿勢是腿下打時,來自水下的壓力造成的。腿下打時攻角過大,不產生推力。所以下打力量不宜過大,打速不宜過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22: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偶噴嚏 于 2018-4-13 06:10 编辑

腿部動作的推進力
仰泳比賽游距不超過200米。
與長距離自由泳比賽相比,游距較短的仰泳比賽,腿部推力對比賽的成敗有很大的作用。

仰泳選手幾乎普遍採用強有力的六次打水技術,但這並不意味在比賽的全程中都需全力打腿。終點衝刺前應控制打腿力量。200米比賽時更應該注意這一點。

打腿對穩定身體姿勢的作用
腿部動作除了產生推進力外,對身體保持正直的游進姿勢有重要作用。

移臂和曲線划水動作會破壞身體的正直姿勢,然而腿部的斜向打腿動作則可抗衡臂部這種有潛在作用的動作。

打腿方向一般與身體轉動方向一致。腿部的這種自然側打有助於身體的轉動,並且可抵消臂划水動作造成的身體上下、左右擺動動作。

海豚泳打腿
運動員蹬離池壁,後可在水下1~1.5米處進行海豚泳打腿游進,這個深度可以避開水面的湍流。
應該教會運動員海豚泳打腿的正確方法。
GifMeme06082813042018.gif
與正常游進的海豚泳腿部動作相比,仰泳時採用的潛海豚泳打水動作打水幅度較小,頻率較快。

打水應該從腰部和髖部發力,雙臂前伸,一手壓在另一手的手背上,頭部應該夾在兩臂間,兩肩貼緊耳部,以盡量保持流線型姿勢。每次打水動作都應該避免雙臂,頭與肩部上下抖動。
GifMeme23004711042018.gif
海豚泳打水應由下體完成,上體、頭部和雙臂不應該有動作,並應盡量保持良好的流線型姿勢。

當運動員游近出水點時,身體應該保持一定的上傾角度。出水前,應停止海豚泳打水,開始採用上下打水動作,以便身體出水後,按照正常的仰泳節奏游進。出發與每次轉身後,第一次划水動作應在出水前完成。這次划水動作結束時,身體游出水面,開始正常游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2 11: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偶噴嚏 于 2018-4-13 13:30 编辑

臂、腿動作的配合

幾乎所有仰泳運動員比賽中都毫無例外的採用6次打水配合技術,就是在每個週期中進行6次上打與6次下打動作,或者說每划一次臂,打水三次,前三次打水与手臂划水動作的前三個階段同時進行。
而第四個划水階段----即第二次上划則與另一臂的第一次下划同時進行。所以分析一腿的打水,就可了解整個臂、腿配合進行過程。
图16是6次打水的臂、腿配合動作。
_20180412_111848.JPG

該系列的第一幅圖是左臂入水動作:
1.左臂第一次下划時,左腿上打
   (右腿下打,圖16,a)。
2.左臂第一次上划時,右腿上打
   (左腿下打,圖16,b)。3.左臂第二次下划時,左腿再次上打
   (右腿下打,圖16,c)。



右臂划水時,臂、腿配合情況與左臂划水情況類似(圖16,d~f):


1.右臂入水時,上打異側腿(左腿)。
2.右臂第一次下划時,上打同側腿
    (右腿上打)。
3.右臂第一次上划時,上打異側腿
    (左腿上打)。
4.右臂第二次下划時,上打同側腿
    (右腿上打)。
GifMeme09384013042018.gif
5.右臂上划及進行後續出水時,
    上打異側腿,同時身體向異側
    轉动以利提臂出水進行移臂。
6.右臂移臂至肩上方時,下打同側腿



仰泳臂、腿6次打水配合技術與爬泳6次打水配合技術類似。
這可證明,對這兩種游泳姿勢來說6次打水是最有效的配合方法,至少對200米距離以下的比賽來說,6次打水配合技術更有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2 11: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偶噴嚏 于 2018-4-14 13:25 编辑

身體姿勢和呼吸

身體姿勢
仰泳時因雙臂輪流划水,所以存在如何避免身體過分左右擺動問題。
有些選手游進時像坐在水中一樣,即臀低、頭高,破壞了身體的水平姿勢。

身體的水平姿勢
水下攝取的圖4,水上攝取的圖9上的運動員身體都保持較好的水平姿勢。

仰泳時,除腰部略屈外,身體與水面應接近水平姿勢。
腰部略屈可避免向上打水時大腿露出水面。然而應避免腰部過份彎屈。


頭的後部應臥於水中,水面在耳際下(浪可漫過耳部),下巴略收,目視後上方(圖9)。

身體的左右擺動
正確的身體左右擺動仰視圖如圖5 。
_20180412_112324.JPG
圖17也可看到正確的身體左右擺動情況。

從這兩組圖片中可看到,在游進過程中,即使身體由一側轉向另一側,髖與雙腿的活動範圍也不應該超過肩寬。
GifMeme11313712042018.gif
仰泳時避免身體左右搖擺相當困難,因為一臂在空中移臂時髖部會向該臂方向移動。臂後伸入水時,髖部也會側擺。
GifMeme22471312042018.gif
避免身體左右搖擺最好的辦法是身體隨著手臂的動作左右滾動

身體的轉(滾)動
仰泳時雙臂輪流划水,一臂下划時,另一臂在上移。上體應該隨著手臂的動作自然轉動。


為避免髖部和腿部側擺,上體向划水臂方向轉動十分重要。

臂划水時試圖使身體保持平臥姿勢的任何想法,都會引發一種反向扭力,從而加大身體 側擺幅度。

有些運動員身體轉動幅度過大,但更多的運動員身體轉動角度過小。仰泳時身體向每側轉動角度大致在45度。

當右臂空中移臂至半程,開始向下入水時,上體開始向右轉動。


當右臂完成入水動作,進行第一次下划與第一次上划時,上體應該繼續右轉。這時雙腿應該向上體轉動方向打水。
當右臂開始第二次下划(左臂開始入水),乃至左臂進行前段划水時,上體開始向左側轉動。 為協助身體轉動,雙腿應向新的轉動方向打水。

如果身體各部位配合協調,身體轉動動作可使身體保持理想的直線姿勢。身體的任何動作不合拍,都會使身體改變直線姿勢。

頭部在仰泳游進過程中,應始終保持穩定姿勢,目視後上方

呼吸
仰泳與其他泳式不同,游進時臉部露在水面上,因此不需要在特定的時間內呼吸。
不過有些教練認為如果呼吸節奏與手臂的動作協調配合效果會更好。他們建議一臂移臂時吸氣,另一臂移臂時呼氣。
但是教練員沒有必要教運動員呼吸節奏。因為運動員的臉露在水上,他們可隨意呼吸。運動員通過不斷摸索,會找到一種有效的呼吸節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4 18: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偶噴嚏 于 2018-4-14 22:48 编辑

划速與游速分析

_20180414_175842.JPG
圖18 是仰泳游速與手掌划速曲線圖。該曲線圖是綜合幾位仰泳選手划速與游速繪製的。
身體游進速度曲線始於左手出水的1點(時間軸上的0點)。當右手第一次下划準備抓水時,游速每秒減慢0.10~0.20米 在2處開始抓水,抓水後游速開始加快,在2、3點間的第一次上划過程中繼續加速。由第一次上划轉向第二次下划時,略減速,在3、4點間的第二次下划再次加速。接著由第二次下划轉為第二次上划時,又稍微減速,這之後在4、5點間進行第二次上划時,再一次加速。
在5處右手出水,游速減慢至左手開始抓水。左臂划水的各階段,身體前進速度曲線與右臂曲線相似。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左臂划水時,出現的三次速度頂峰略低,持續時間短,而速度曲線處於低谷的程度略深,持續時間略長。主划臂(右臂)和次划臂(左臂)間的這種差別是大多數仰泳選手共有的特點,大多數自由泳選手也有這一特點。

圖18上方的曲線圖是一個動作週期較理想的手掌划水速度曲線。與其他泳式一樣,划速曲線近似反應游速曲線。
手掌在1處入水。手入水速度很快,大致2米/秒。入水後,手掌下伸速度略慢,至2處抓水時,手掌移動速度大致上接近游速。手掌一旦完成抓水動作,開始加速,在水下做三次有推力的划水動作,每一次有推力的划水在曲線圖上都出現一個高峰。在每兩個高峰之間,當手掌改變划水方向時,均出現一個划速減緩期。

右手在第一次上划、第二次下划這兩個加速期,划速大致相同,即接近4米/秒。然而在第二次上划時,加速更為明顯,在划水的這一階段划速接近5米/秒。


出水時手掌移動速度減慢。在整個空中移臂過程,直到下一個划水週期手掌成抓水動作前,手掌移速均不快。


在此期間,在右臂完成第二次下划時,左手入水。左手入水後至抓水前,划速較慢。然後,左手划水過程中也出現3個高峰,反應該臂划水動作也有三次有推力的划水階段。

圖18上的划速曲線是測量1984年美國奧林匹克游泳隊選手獲得的較典型的划速曲線。第一次上划和第二次下划時,划速一般在3~3.5米/秒之間(施萊豪夫,1988)。那些採用第二次上划動作的運動員,進行第二次上划時划速最快,此時划速可達4~4.5米/秒(利德基,1986)。

游速曲線的分類
圖18上的曲線圖是三峰速度曲線。值得注意的是多數仰泳運動員在每次划臂過程中,只出現一個或兩個推力高峰。

_20180414_185917.JPG
圖19是典型雙峰游速曲線。這是根據仰泳選手安德魯斯游泳速度繪製的。該圖只繪製了她右臂划水時的游速曲線。

她划臂過程中的推力高峰出現在第一次上划和第二次下划過程中。

她沒有做第二次上划動作,第2次下划後,她立即開始做出水動作。

呈雙峰速度曲線游進的許多選手大多在第一次上划時加快游速,第二次下划時,經短時間調整划水方向,推力基本上可保持不變,或稍有下降。
也有些選手在第二次下划時游速達到最高值。這些選手在第一次上划時也有推力產生,但推力不大。

單峰速度曲線
在一些世界級仰式游泳選手中普遍存在的另一種游速度曲線如圖20
_20180414_191205.JPG

1984年奧運會女子100米仰泳冠軍特里斯即屬於這類划水選手。圖上是她右臂划水時的游速曲線。該曲線開始於她右臂入水,止於臂出水。

她的一個主要推進力頂峰出現在第一次上划的後部和第二次下划的前部。 她的划水過程中同樣沒有第二次上划動作。第二次下划後,她立即開始做出水動作。

1984年對美國奧林匹克游泳隊運動員的研究發現,採用這種起伏不大的划水路線的運動員比例甚大,幾乎佔40%(利德基,1986)。這是採用浅划水技術運動員的典型划水路線。

雖說這類選手划水路線也有些起伏,然而他們在划水過程中盡量減小起伏,盡量向後推水。
他們完成抓水動作之後就不再明顯改變手掌對水的攻角了。

總的說來,採用單峰划水路線的運動員做好抓水動作之後,就快速向足部的方向划水,從圖20的划水路線側視圖上可清晰地看到第一次上划,第二次下划時,手掌主要在向後划水。

雖說許多選手採用單峰速度曲線划水技術達到世界水平,但我深信這種技術遠不如我們前面所介紹的三峰與雙峰曲線划水技術。後面兩類技術划水動作更充份。

也就是說採用三峰或者雙峰曲線划水技術的運動員在每次划水過程中,通過二、三次變動划水方向改變手掌划水的攻角,在用力相對較小的情況下,可使更多的水向後流動較遠的距離,從而使划水動作更有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4 22: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偶噴嚏 于 2018-4-22 13:00 编辑

仰泳易犯錯誤

臂部動作錯誤:
第一次下划時易犯錯誤
臂動作的該階段最易犯的錯誤是手臂下划深度、寬度尚未達到有效抓水位置時,過早開始發力,過早下划和過早側划是這一錯誤的兩種表現形式。

1.過早發力下划的副作用如圖21,a。 _20180419_161618.JPG
粗箭頭表示運動員臂划水方向。運動員肩上方的細箭頭表示運動員身體移動方向。小插圖中划水路線上的粗線表示在划水動作的這一階段,手掌划水方向。圖21,a中手掌上方箭頭所示方向也表示划水方向。第一次下划階段過早將使上體抬高,影響游速。有此錯誤的運動員臂每次下划時,都導致身體上下跳動。
圖21,b上的運動員直到臂下划到一定深度後才開始發力,因此,待到第一次上划時,他可按箭頭所示方向,向後划水。

2.一些採用淺抓水技術的運動員臂做外側划水動作時也會犯類似錯誤。過早側划動作俯視圖如圖22。
_20180419_161807.JPG 在圖22,a上,運動員手掌與前臂在向外划水。側划的結果使游速減慢,上體側擺, 改變正常游進的直線姿勢。做為比較,如圖22,b,這名運動員在外划動作接近完成時,才開始做抓水動作。此時他的手掌與前臂已完成向後對水動作,隨後他能做好後划動作。
許多運動員外划時覺得,臂下划到一定深度再做抓水動作很困難,這些運動員移臂時,覺得划水動作十分短促。 因此,手掌一入水,立刻開始後划。臂一入水,立刻屈腕,手掌向後對水,他們錯誤的認為這就可向後划水了。然而實際上他們此時手掌與臂部在向外下划動,因此,即使手掌已做出向後的對水動作,但仍只是在向外下划動,所以仰泳運動員在發力前,手掌在側外應自然下划至發力位置。

第一次上划時易犯錯誤
仰泳初學者在划臂動作的這一階段最易犯的錯誤是直臂划水。如果直臂像槳一樣上划,側则時間會過久。所以必須讓初學者在第一次上划過程中逐漸屈臂,至上划結束時,屈肘程度大致在70至80度之間。
一般仰泳運動員最易犯的錯誤是手掌對水流的攻角過小。手掌與水流間的攻角越接近"零",手掌上划時產生的推力越小。該錯誤動作示意圖如圖23。
_20180419_162100.JPG
手掌對水流的攻角過小,從大拇指向小指流動的水流方向幾乎看不到有任何變化。另一些運動員與上述錯誤相反。這位運動員第一次上划時手掌轉動角度過大。這一錯誤動作的示意圖如圖24。
_20180419_165946.JPG
從圖中可以看到,該運動員手掌轉動角度如此之大,手掌與划動方向間的夾角接近垂直。如此上划將產生紊流, 並導致肩部下沈。所以這次上划時,手掌向後的同時應略向上。

第二次下划易犯錯誤
前面介紹過這次下划動作最易犯的兩個錯誤。其一是運動員向內後,向大腿方向划水(圖13,a和14,a )。其二是第二次下划時指尖向上。

第二次上划易犯錯誤
利用該階段推力的運動員容易犯兩個錯誤。這兩個錯誤一是掌心對水方向過份向上,是二臂向水面划水過程過長。這兩個錯誤圖解如圖25。
_20180419_171209.JPG
1、最常見的一個錯誤如圖25,a所示,該運動員在第二次上划過程中伸腕動作不充分,手掌與划水方向之間的夾角幾乎垂直。手掌前的粗箭頭表示水流動方向。這一錯誤除了減弱推力外,還造成身體下沈,影響游進速度。

2、圖25,b上的運動員第二次上划距離過長。他的用意是試圖在向水面划水的全過程中都獲得推力。但這是徒勞無益的,因為在向水面划水的後階段,手掌已經開始前移,進入移臂動作。所以整個第二次上划路線是曲線型的,當手掌經過腿部時,出現向前移動趨勢。從圖25,b下方的小插圖上可以看到移臂方向的這種變化。當臂有前移傾向時,手掌上將不再產生推力,此時手掌除了向上划水外,不可能再向其他方向做划水動作。所以應提醒運用第二次上划推力的運動員, 當手掌上划至大腿下部時,停止划水,開始做移臂動作。

出水、空中移臂與入水時易犯錯誤


_20180422_123243.JPG


_20180422_12331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30 20: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可以回帖了先頂起
有空補完,然後整理一下再發仰泳版
希望今年能完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30 21: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偶噴嚏 于 2021-7-30 22:10 编辑

手掌出水易犯的兩個錯誤是
1.掌外轉,小指領先出水
    手掌外轉會使肩窩處的肱骨扭轉, 這樣移臂會引起不必要的緊張。
    您可試做一下,成站姿,臂體側下垂,掌心向內,然後掌心外轉,臂前上舉與肩同高,
    這時可體會到臂部这一扭動動作產生的緊張感覺。

    如果手掌向內,臂上舉到頭上時,就沒有緊張的感覺。  

2.掌心向下出水
    掌心向下出水會增大阻力,因為掌侧出水擋水面積小於手背先出水時的擋水面積。



大拇指應領先出水。
在空中移臂動作的前段運動員掌心應向內,在手掌移過頭上之前,掌心不得外轉。



移臂錯誤
1.移臂動作最容易犯的錯誤與其說是臂出水動作,倒不如說是肩的上轉動作。
    臂向上做出水動作時,如果該臂同側肩部下沈,使上臂的很大一部分長時在水下前移,會增大臂前移時的阻力。


出水後臂部應放鬆,上體應侧轉,盡可能在水面上做移臂動作。
空中移臂時應將提肩与聳肩動作合為一體。


運動員上體側轉,肩部出水有助於臂部較長時間在水上前移。
事實上,臂在入水前不應有擋水動作。

2.側、低擺臂是移臂時的另一易犯錯誤。
   臂部侧擺會引起髖部外擺。
   反過來,髖部侧摆又引起腿向另一方向的擺動,從而增大了腿部游進时的阻力。
   這很難保證身體沿直線向前游进。


所以仰泳時應在頭上高伸移臂,盡量減少側擺動作。



臂入水時最易犯的錯誤是:
1.入水點超過身體中線;
2.手入水点过宽;
3.入水時手背拍水;
4.指尖先入水。

1. 手入水點超過身體中線是指手掌在頭上,在靠近對側肩線處入水。这會造成髖部過份側摆的毛病,無助於身體保持正常的游进姿勢(如第一章圖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Swim.com ( 粤ICP备05007436号

GMT+8, 2023-3-25 13:28 , Processed in 0.110470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