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5-5 19:27:48
移动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公交人的﹃小作为﹄温暖我们的城市
城市需要温度,人心需要温暖。一座城市的温度,靠的是人心的聚集,因为城市的根基永远是人,我们每个人的一举一动构成武汉这座城市的温度计。而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平凡的公交人,或许他们并不高大,或许他们并不富有,但他们用自己的“小作为”,温暖着大武汉。
公交人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车厢的温情。对广大市民而言,公交车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连接着家与社会的纽带。当我们乘坐公交就能看到572路公交车“微笑妹”胡寒艳甜甜的笑脸,看到熟悉的545路通宵车驾驶员王素林夜夜与乘客相伴。在驾驶状元蔡明钢驾驶的532路公交车上安心入睡,无不让乘客在公交车厢里感受到家般温暖,公交车仿佛成为了人们流动的家。
公交人的“小作为”可以转化为城市的大爱。516路爱心车组十年坚持护送江岸辅读学校40余名残障学生上下学,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关心弱势群体生存现状。在黄开越的影响和带动下,武汉公交集团有6名驾驶员相继加入长江救援志愿队,志愿者们激流中救人,平凡又伟大。江水是冰冷的,但志愿者们的热心肠,温暖着一江春水。
公交进步,城市文明,是武汉公交集团倡导的服务理念。公交人每一个“小作为”、小善举都会将这扇城市窗口擦得愈发明亮。今年公交集团就“公交运营秩序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问题整改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公交人无私奉献的点点滴滴,温暖着大武汉。(改文)
“折翅天使”求学路上的守护神
516路爱心车组是护送江岸辅读学校40余名残障学生上下学的爱心公交车及工作人员的合称。因其十年奉献的感人事迹,获评“武汉市助残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自2006年7月开通以来,每天清晨在解放大道西马路车站接孩子上学,下午送孩子回家,全程往返30公里,至今累计行驶十万公里。
十年间,因工作需要,516路所属分公司换了5个,经历了4位线长、4位爱心专车驾驶员。但516路爱心专车的义举却从未间断过,它在传递中继续坚守着这份爱心与责任。
十年坚持,架起了一座公交人与孩子们的沟通桥梁;十年坚持,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关心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十年坚持,展现了公交人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情怀……
公交“锤钉兄弟”
谢舒明和彭龙,是公交四公司普通轮胎修理员。近年,汉阳进入建设密集期,多条路都在施工。车辆轮胎很多被修路中裸露在外的钢钉所轧伤,公司的轮胎成本月增加30万元之多。
一年多来,“锤钉兄弟”义务锤钉数百次,走了100多公里的路,锤了不下500颗路钉,30斤的大铁锤都锤断了5次。很多辆私家车因此受益,从公交车故障看,已从高峰期每天50多条,减少到10多条,每天可以少装补20多条轮胎。
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诠释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是公交员工的优秀代表。“小善大爱”的义举充分展现了当代公交人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谱写了一曲社会“正能量”之歌。
激流中劈波斩浪写大义
央视《一群人》公益广告中,长江救援志愿队的大义之举令人动容。当长江救援志愿队黄开越的名字出现在屏幕,画面定格在武汉公交的驾驶车辆上。默默奉献了28年的公交驾驶员黄开越,始终坚守参加长江救援志愿队,12年救起14位落水者。
包括黄开越在内,共有6位朴实的武汉公交人,都是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其他6人分别是:公交二公司稽查员黄开明、公交三公司技术检验员肖宏卫、公交四公司车辆检验员张汉平、公交五公司票务员丁秋洁、华昌二公司支部书记谭继全、“的姐”彭茵。
立足岗位,尽职尽责,他们是朴实的公交人;无私奉献,助人为乐,他们是大爱的志愿者。12年来,黄开越等7位公交人,共参与救起45位落水者。
“微笑妹”胡寒艳
“她总是一脸甜甜的笑”。这是乘客对572路司机胡寒艳的评价。开车20多年,她做到无违章、无事故、无投诉,并摸索出多微笑、多说文明用语、多解释、多体谅、多帮扶的“五多服务法”。有乘客特地拨打市长热线为她“点赞”:从小东门到司门口5站路, 她7次起身为乘客服务。生活中,胡寒艳是一个孝顺的女儿。父母均双目失明,她6岁起就帮忙做家务,俩老说:“女儿就是我们的‘拐杖’和‘眼睛’。”
“老年乘客的贴心人”芦建强
289路驾驶员芦建强,十年的默默付出得到了乘客们的认可,今年“五一”,他获得“五一”劳动奖章。
今年2月前,芦建强所在的519路早晚高峰时,老年乘客特别多。他特别照顾老年乘客:车辆进站时,他一定会拉手刹、挂空挡,让车辆纹丝不动,保障老年乘客安全上下车;他还会询问老人到哪儿下车,到站后会大声提醒;等老年乘客安全下车后,他才关门起步。
“线网守护神”马长江
马长江是电车公司供电所架空队队长,这位干了25年的架线工,被称为电车线网的“守护神”。
夏天,他在气温高达60度的高空作业,浸透汗水的工作服晒得硬邦邦;冬天,他冒着寒风在长江大桥上抢修,皲裂的手指结满老茧。他时刻待命,一接到线路故障电话,立即出发,有时碰上线网施工,他带领队员一连半个月通宵工作。这些年来,经他之手铺设的线缆、架设的电杆遍布武汉三镇。
“五星的哥”肖建方
肖建方开的是五星出租车,先后荣获武汉市“服务明星”、“湖北省交通系统服务标兵”、“2015年湖北省十佳好人”等荣誉称号。
肖建方安全行车100多万公里无事故。他总结出了安全行车“六字诀”:稳、慎、宽、忍、让、慢。他的驾驶台上一直摆放着一盒名片,名片上留着他的车号、姓名和电话,每当遇到老人、残疾人等乘客乘车时,他总会送一张名片给他们。(图:右为肖建方)
“助残劳模”李福斌
741路司机李福斌驾驶公交车25年,安全行车80万公里,无一起事故、投诉。
从2004年开始,李福斌和硚口区万人社区的两位残疾乘客李红超、郑策结成帮扶对子,连续10多年上门慰问;他首创助残“爱心卡”,向残疾乘客公开私人电话,推出“电话叫车”服务,在十米车厢架起一道爱心的桥梁。10多年来,李福斌花费数万元资助沿线残疾乘客及偏远山区贫困学生,他还义务献血50余次。
“水上的守望者”王政
从业30年,从水手到船长,安全航行近100万公里,渡运车辆近千万台次,多次完成抢险救灾、防汛抗洪任务,江城汽渡1号船长王政,完美诠释了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
王政常说:“勤保养、常护理,是减少故障的根本”。如何测算汽渡船与顺道行驶船舶避让距离?王政把工作经验整理成册传授给员工。在他船上工作过的青年船员都能很快“出师”并独当一面。
便民“通宵车”驾驶员王素林
六年前,王素林主动要求开起545路通宵车。王素林家住汉口居仁门,每天晚上8点不到他就得出门,先是前往欢乐谷公交场站接车,再开往建设一路始发站,直到第二天凌晨五点才能下班。
王素林说:“夜班时间跨度长、车少,开车更要注意安全。”为此白天他基本都用来睡觉,“不开疲劳车,才让每一位夜归的乘客都能平安到家”。545路通宵车安全运行8年多,得到无数乘客点赞。
“公交守夜人”倪克锋
10年时间,3650多个日日夜夜,他夜复一夜坚守在公交停车场内,默默地守护着几十个总价值过千万的“老朋友”。他就是公交集团站务公司的安检员倪克锋。
倪克峰通过探索和尝试,他先后摸索出“牌号停车法”、“定点值守法”、“防火防盗巡贼法”等安保工作法,大大提高了停车点的出车效率和安全系数,偷盗现象也减少了许多。
乐开公交的“千万富翁”戴立清
戴立清是719路驾驶员,曾是孝感市的千万富翁。五年前他为追求人生的价值,迈进武汉公交的大门。
五年来,戴立清做到了无违章、无事故、无投诉。他服务过老人小孩,外地乘客,也有外国乘客。在与乘客的交流互动中,他通过劳动收获了幸福快乐,也换来了乘客的满意。
戴立清说:“现在虽然辛苦些,但特别踏实。我享受乘客的每一声‘谢谢’,会将719路一直开下去。”
公交“熊猫侠”王勇
公交五公司29岁的技工王勇身体里流淌着罕见的“熊猫血”,因此有着“熊猫侠”的“热血”人生。
去年12月,看到一位“熊猫血”孕妇的求助微博,王勇当即在附近的献血车上献血400毫升。今年4月,接到血站的紧急电话,正在忙碌中的王勇顾不上脱下沾满污渍的工作服,匆匆打的赶到血站又献血300毫升。
一年时间他已献血1000毫升, 王勇说:“我会坚持下去”。
“驾驶状元”蔡明钢
认识532路驾驶员蔡明钢的人,都夸他是块“好钢”。2015年市第19届客车职业技能大赛上,短短2分37秒,精准完成直角转弯、百米加减挡、限宽门等8个规定动作,夺得驾驶比武状元。
一公司把周二定为“蔡明钢学习日”,他精湛的驾驶技术让两千余名驾驶员受益匪浅。4月1日,他受邀登上武汉“市民大讲堂”,和市民们分享驾驶心得:把为乘客当专职司机的服务做到极致。
“金牌教练”汪继明
他坚守29年,培养出6名“宇通杯”全国公交驾驶员节能大赛金、银奖获得者,他带队参加武汉市技能大赛十余届,带出冠军十余人,是名副其实的“金牌教练”,他就是公交集团教培中心教练员汪继明。
汪继明总结摸索出的电喷柴油车与传统空挡滑行省油相反,带挡滑行更省油等规律,在教学中让选手多制造带挡滑行机会,成为了比赛选手获奖的制胜法宝。
“问候天使”田红燕
“有位女司机,每天都会向乘客问候,我要为她点赞。”这样的表扬电话,915路一年可以接到上百个。
乘客口中的女司机叫田红燕,
城市需要温度,人心需要温暖。一座城市的温度,靠的是人心的聚集,因为城市的根基永远是人,我们每个人的一举一动构成武汉这座城市的温度计。而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平凡的公交人,或许他们并不高大,或许他们并不富有,但他们用自己的“小作为”,温暖着大武汉。
公交人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车厢的温情。对广大市民而言,公交车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连接着家与社会的纽带。当我们乘坐公交就能看到572路公交车“微笑妹”胡寒艳甜甜的笑脸,看到熟悉的545路通宵车驾驶员王素林夜夜与乘客相伴。在驾驶状元蔡明钢驾驶的532路公交车上安心入睡,无不让乘客在公交车厢里感受到家般温暖,公交车仿佛成为了人们流动的家。
公交人的“小作为”可以转化为城市的大爱。516路爱心车组十年坚持护送江岸辅读学校40余名残障学生上下学,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关心弱势群体生存现状。在黄开越的影响和带动下,武汉公交集团有6名驾驶员相继加入长江救援志愿队,志愿者们激流中救人,平凡又伟大。江水是冰冷的,但志愿者们的热心肠,温暖着一江春水。
公交进步,城市文明,是武汉公交集团倡导的服务理念。公交人每一个“小作为”、小善举都会将这扇城市窗口擦得愈发明亮。今年公交集团就“公交运营秩序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问题整改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公交人无私奉献的点点滴滴,温暖着大武汉。(改文)
“折翅天使”求学路上的守护神
516路爱心车组是护送江岸辅读学校40余名残障学生上下学的爱心公交车及工作人员的合称。因其十年奉献的感人事迹,获评“武汉市助残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自2006年7月开通以来,每天清晨在解放大道西马路车站接孩子上学,下午送孩子回家,全程往返30公里,至今累计行驶十万公里。
十年间,因工作需要,516路所属分公司换了5个,经历了4位线长、4位爱心专车驾驶员。但516路爱心专车的义举却从未间断过,它在传递中继续坚守着这份爱心与责任。
十年坚持,架起了一座公交人与孩子们的沟通桥梁;十年坚持,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关心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十年坚持,展现了公交人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情怀……
公交“锤钉兄弟”
谢舒明和彭龙,是公交四公司普通轮胎修理员。近年,汉阳进入建设密集期,多条路都在施工。车辆轮胎很多被修路中裸露在外的钢钉所轧伤,公司的轮胎成本月增加30万元之多。
一年多来,“锤钉兄弟”义务锤钉数百次,走了100多公里的路,锤了不下500颗路钉,30斤的大铁锤都锤断了5次。很多辆私家车因此受益,从公交车故障看,已从高峰期每天50多条,减少到10多条,每天可以少装补20多条轮胎。
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诠释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是公交员工的优秀代表。“小善大爱”的义举充分展现了当代公交人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谱写了一曲社会“正能量”之歌。
激流中劈波斩浪写大义
央视《一群人》公益广告中,长江救援志愿队的大义之举令人动容。当长江救援志愿队黄开越的名字出现在屏幕,画面定格在武汉公交的驾驶车辆上。默默奉献了28年的公交驾驶员黄开越,始终坚守参加长江救援志愿队,12年救起14位落水者。
包括黄开越在内,共有6位朴实的武汉公交人,都是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其他6人分别是:公交二公司稽查员黄开明、公交三公司技术检验员肖宏卫、公交四公司车辆检验员张汉平、公交五公司票务员丁秋洁、华昌二公司支部书记谭继全、“的姐”彭茵。
立足岗位,尽职尽责,他们是朴实的公交人;无私奉献,助人为乐,他们是大爱的志愿者。12年来,黄开越等7位公交人,共参与救起45位落水者。
“微笑妹”胡寒艳
“她总是一脸甜甜的笑”。这是乘客对572路司机胡寒艳的评价。开车20多年,她做到无违章、无事故、无投诉,并摸索出多微笑、多说文明用语、多解释、多体谅、多帮扶的“五多服务法”。有乘客特地拨打市长热线为她“点赞”:从小东门到司门口5站路, 她7次起身为乘客服务。生活中,胡寒艳是一个孝顺的女儿。父母均双目失明,她6岁起就帮忙做家务,俩老说:“女儿就是我们的‘拐杖’和‘眼睛’。”
“老年乘客的贴心人”芦建强
289路驾驶员芦建强,十年的默默付出得到了乘客们的认可,今年“五一”,他获得“五一”劳动奖章。
今年2月前,芦建强所在的519路早晚高峰时,老年乘客特别多。他特别照顾老年乘客:车辆进站时,他一定会拉手刹、挂空挡,让车辆纹丝不动,保障老年乘客安全上下车;他还会询问老人到哪儿下车,到站后会大声提醒;等老年乘客安全下车后,他才关门起步。
“线网守护神”马长江
马长江是电车公司供电所架空队队长,这位干了25年的架线工,被称为电车线网的“守护神”。
夏天,他在气温高达60度的高空作业,浸透汗水的工作服晒得硬邦邦;冬天,他冒着寒风在长江大桥上抢修,皲裂的手指结满老茧。他时刻待命,一接到线路故障电话,立即出发,有时碰上线网施工,他带领队员一连半个月通宵工作。这些年来,经他之手铺设的线缆、架设的电杆遍布武汉三镇。
“五星的哥”肖建方
肖建方开的是五星出租车,先后荣获武汉市“服务明星”、“湖北省交通系统服务标兵”、“2015年湖北省十佳好人”等荣誉称号。
肖建方安全行车100多万公里无事故。他总结出了安全行车“六字诀”:稳、慎、宽、忍、让、慢。他的驾驶台上一直摆放着一盒名片,名片上留着他的车号、姓名和电话,每当遇到老人、残疾人等乘客乘车时,他总会送一张名片给他们。(图:右为肖建方)
“助残劳模”李福斌
741路司机李福斌驾驶公交车25年,安全行车80万公里,无一起事故、投诉。
从2004年开始,李福斌和硚口区万人社区的两位残疾乘客李红超、郑策结成帮扶对子,连续10多年上门慰问;他首创助残“爱心卡”,向残疾乘客公开私人电话,推出“电话叫车”服务,在十米车厢架起一道爱心的桥梁。10多年来,李福斌花费数万元资助沿线残疾乘客及偏远山区贫困学生,他还义务献血50余次。
“水上的守望者”王政
从业30年,从水手到船长,安全航行近100万公里,渡运车辆近千万台次,多次完成抢险救灾、防汛抗洪任务,江城汽渡1号船长王政,完美诠释了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
王政常说:“勤保养、常护理,是减少故障的根本”。如何测算汽渡船与顺道行驶船舶避让距离?王政把工作经验整理成册传授给员工。在他船上工作过的青年船员都能很快“出师”并独当一面。
便民“通宵车”驾驶员王素林
六年前,王素林主动要求开起545路通宵车。王素林家住汉口居仁门,每天晚上8点不到他就得出门,先是前往欢乐谷公交场站接车,再开往建设一路始发站,直到第二天凌晨五点才能下班。
王素林说:“夜班时间跨度长、车少,开车更要注意安全。”为此白天他基本都用来睡觉,“不开疲劳车,才让每一位夜归的乘客都能平安到家”。545路通宵车安全运行8年多,得到无数乘客点赞。
“公交守夜人”倪克锋
10年时间,3650多个日日夜夜,他夜复一夜坚守在公交停车场内,默默地守护着几十个总价值过千万的“老朋友”。他就是公交集团站务公司的安检员倪克锋。
倪克峰通过探索和尝试,他先后摸索出“牌号停车法”、“定点值守法”、“防火防盗巡贼法”等安保工作法,大大提高了停车点的出车效率和安全系数,偷盗现象也减少了许多。
乐开公交的“千万富翁”戴立清
戴立清是719路驾驶员,曾是孝感市的千万富翁。五年前他为追求人生的价值,迈进武汉公交的大门。
五年来,戴立清做到了无违章、无事故、无投诉。他服务过老人小孩,外地乘客,也有外国乘客。在与乘客的交流互动中,他通过劳动收获了幸福快乐,也换来了乘客的满意。
戴立清说:“现在虽然辛苦些,但特别踏实。我享受乘客的每一声‘谢谢’,会将719路一直开下去。”
公交“熊猫侠”王勇
公交五公司29岁的技工王勇身体里流淌着罕见的“熊猫血”,因此有着“熊猫侠”的“热血”人生。
去年12月,看到一位“熊猫血”孕妇的求助微博,王勇当即在附近的献血车上献血400毫升。今年4月,接到血站的紧急电话,正在忙碌中的王勇顾不上脱下沾满污渍的工作服,匆匆打的赶到血站又献血300毫升。
一年时间他已献血1000毫升, 王勇说:“我会坚持下去”。
“驾驶状元”蔡明钢
认识532路驾驶员蔡明钢的人,都夸他是块“好钢”。2015年市第19届客车职业技能大赛上,短短2分37秒,精准完成直角转弯、百米加减挡、限宽门等8个规定动作,夺得驾驶比武状元。
一公司把周二定为“蔡明钢学习日”,他精湛的驾驶技术让两千余名驾驶员受益匪浅。4月1日,他受邀登上武汉“市民大讲堂”,和市民们分享驾驶心得:把为乘客当专职司机的服务做到极致。
“金牌教练”汪继明
他坚守29年,培养出6名“宇通杯”全国公交驾驶员节能大赛金、银奖获得者,他带队参加武汉市技能大赛十余届,带出冠军十余人,是名副其实的“金牌教练”,他就是公交集团教培中心教练员汪继明。
汪继明总结摸索出的电喷柴油车与传统空挡滑行省油相反,带挡滑行更省油等规律,在教学中让选手多制造带挡滑行机会,成为了比赛选手获奖的制胜法宝。
“问候天使”田红燕
“有位女司机,每天都会向乘客问候,我要为她点赞。”这样的表扬电话,915路一年可以接到上百个。
|
|